本报讯 (记者赵琛)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互联网用户,近来非法保健品加快了“触网”步伐。在各类社交平台和医疗网站上,非法保健品以惯用的套路——贴上各类“高大上”的标签,摇身一变成为“灵丹妙药”。尽管套路和以前一样,但在线上海量信息的掩护下,这条新的非法保健品营销渠道伸向了监管的交叉区域,呈现出屡打不尽、屡禁难止的势头。
6月6日,台州警方通报了浙江史上最大一起有毒有害保健品案。据台州警方披露,章某波等人已非法销售“基因口服胰岛素II代”“苦瓜养胰素”“糖必平”等6种有毒有害“保健品”超过4200万盒,手机微信、互联网平台等成为重要经销渠道。
记者调查发现,此前,相关产品已先后在内蒙古、湖南等多地被查获。屡屡被查,却屡屡“重生”,这些非法保健品究竟有何“法宝”?
在台州警方通报发出之后,记者以案件查获的产品名“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”为关键词搜索发现,“基因口服胰岛素、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官方网站”赫然出现在搜索结果前列。进入其“官网”,首页中展示的产品与台州警方查获的有毒有害“保健品”的外观以及虚假批准文号均相同。在其网站上,产品介绍信息“丰富翔实”,产品实拍、订购方式等窗口中还实时滚动着客户的购买记录。
记者随即拨通网站提供的订购热线,接听电话的男子称“目前这款产品已经没货了”。当记者询问所售产品是否为警方披露的有毒有害保健品时,男子称并不清楚。随后,记者又通过微信找到该产品的销售客服,客服也未透露该产品有毒有害情况,只是称“断货很久了”。
记者注意到,该“官网”并未标注正规网站应该有的公安机关备案号,在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中也查询不到“网站”的任何信息。但该网站运行平稳,搜索引擎和安全软件均未对网站安全性进行任何提示,普通消费者很难判断其为非法虚假网站。
随后,记者搜索了其他几款已经被查获曝光的非法保健品发现,这些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同样未见任何“异样”。
一位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向《工人日报》记者透露,类似的打击非法保健品案件,一般由公安、工商和食药监部门协同配合,网络上的非法营销信息多由工商部门处理。但在一些案件侦办中,部门间联动配合不足,甚至出现相互推诿,导致网上的非法信息难以及时清除。
对此,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,这说明目前的监管仍存在漏洞与盲区。针对非法保健品的打击不应该止于线下,对于线上的销售网络,要出重拳、下猛药,加大执法力度,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,加大行政处罚力度,彻底铲除非法链条。